作为推进沪苏同城化发展战略的
重要基础设施
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工程
备受关注
国家哪里有需要
上工机械装备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近期,在苏锡常城际铁路
苏州太仓先导段工程的施工现场
上工DMP工法搅拌桩设备试桩任务万众瞩目
为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参建施工单位:江苏通州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工程
是太仓市推动和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畅联长三角铁路大动脉、打造门户型交通枢纽
将对沪苏两地的合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不仅加速了沪苏同城化的进程
同时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意义重大!
▲项目现场
参建工程介绍
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线路全长10.3公里,由太仓站引出,沿站前大道—江南路—兴业路,走行至省界,与上海市域铁路嘉闵线北延在省界衔接,在太仓境内设太仓站、白云渡路站、十八港路站共3个站及1个车辆段。
▲工程平面示意图
白云渡路站-十八洪路站地下区间线路出白云渡路站后沿着江南路向西敷设,下穿胡家港河(桥),至沿江高速附近转向南下穿十八港路后出地转为高架敷设接至十八港路站。本项目为白云渡路站-十八港路站盾构区间隧道接口及端头加固。
该项目绝非仅仅是铁轨的延伸,而是沪苏之间一条独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协同发展之路。一个如此重要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一定要力求稳妥。经过层层筛选和多次调研,最终确定上工机械DMP工法搅拌桩设备作为主要加固工程设备,全程参与项目施工建设中,目前已完成试桩任务。
▲上工机械DMP工法搅拌桩设备
DMP工法搅拌桩布置情况
结合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苏州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类似大盾构端头加固的成功经验。本工程盾构端头加固根据地层情况,白云渡站大里程端头及工作井小里程端头盾构始发、接收端头加固均采用外侧搅拌桩止水帷幕+地面旋喷+搅拌桩方式,采用850@650数字化微扰动搅拌桩(DMP工法)+高压旋喷桩加固并辅助降水措施。加固范围沿线路方向长为18m,上下左右为隧道外侧5m范围(顶部到地面)。桩长27.184m,水泥掺量20%。单个工作井的加固方量约为11000立方。
▲DMP工法搅拌桩
3项施工难点突破
盾构进出洞是盾构施工中技术难度大,工序较复杂的施工阶段,一旦处理不当,洞门外土体易坍流失,造成涌水、涌砂、地面塌陷甚至使盾构失去控制。为了保证隧道进出洞的安全,需要在盾构始发,到达及过井的端头部位进行地层加固。
▌难点1:盾构直径大,加固要求高
本项目盾构直径相对较大,直径为13.6m,对洞口加固的要求较高,处理不当,对盾构施工将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DMP工法搅拌桩设备凭借其可控制搅拌叶片旋转,以及四根钻杆同时喷射浆液、气体实现自动化成桩施工,设备通过地内压力自动控制,以及异形钻杆旋转时外侧形成的排压力通道实现微扰动施工,能够有效确保成桩体的均匀性,其质量更高。
▲DMP工法搅拌桩设备作业现场
▌难点2:地质差、易偏位及漏水
盾构进出洞范围内,主要分布有土质较差的淤泥质土和渗透性较强的粉土,淤泥质土土质软弱,易造成盾构偏位,而粉土渗透性较强,易产生漏水。这对加固体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DMP工法搅拌桩设备通过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全程精准管控成桩过程,可实时监控喷浆压力、浆液流量、喷气压力、地内压力、成桩深度、成桩速度、成桩垂直度等参数,使其严格契合设计标准,解决桩体在该地层易偏位问题的同时,更能确保桩体在深厚粉土层中依旧具备卓越质量;
▲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界面
▌难点3:地层位置特殊,易渗水
盾构底部位置粉土为微承压水,这就要求加固体不仅有较高的抗渗性能,还需要有足够的强度。
DMP工法搅拌桩设备具备自动制浆与供浆系统,可接受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指令,配置流量计量与压力测量装置,具有自动计量浆量的功能,自动完成制浆与供浆、搅拌、喷浆与喷气、下沉与提升、冲洗喷浆管等施工过程。通过自动化施工控制、施工参数记录并对成桩过程进行监控和预警,可确保桩体的抗渗性能和桩体强度。
▲自动制浆供浆系统
重要铁路基础设施工程、任务艰巨,唯有真正的实力派才能胜任,经过长达一周时间紧锣密鼓的试桩,上工DMP工法搅拌桩设备以其超高的稳定性和优异的成桩质量,安全、高效、环保的完成了试桩任务,赢得了业主的赞誉和认同。
▲项目现场
未来,这条承载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
苏锡常城际铁路交通枢纽
将见证沪苏同城发展的澎湃动能
而上工机械也将持续以创新之力
助力中国基建向更高品质迈进
销售热线:021-56776562/56656718
苗木机械:13696568533 彭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