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工程机械公司服务热线:400-8881-749
联系我们
资料下载
搜索
当前位置:
多台套DMP工法搅拌桩设备助力超级枢纽!上工力量锚定苏州东站!
来源: | 作者:上工机械 | 发布时间: 4天前 | 61 次浏览 | 分享到:
项目总投资约178亿元, 这座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超级枢纽”, 多台套上工DMP工法搅拌桩设备开足马力,在工地上演绎着速度与激情,一场牵动长三角未来的“轨道革命”,苏州东站建设正加速推进......

长江南岸,钢筋丛林间

多台套上工DMP工法搅拌桩设备开足马力

在工地上演绎着速度与激情

一场牵动长三角未来的“轨道革命”

苏州东站建设正加速推进



这座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超级枢纽”, 项目总投资约178亿元, 目标是打造“长三角产融新门户、苏州东南副中心”。苏州东站枢纽及综合开发项目与2024年8月30日正式开工,计划于2027年底建成。




▲项目现场


作为苏州重要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苏州东站规划连接通苏嘉甬高铁、苏淀沪、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规划市域轨道17号线、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6号线及公交、无人驾驶等多种交通方式,建成后将成为苏州重要的四网融合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也将是江苏省第二个和最大的地下高铁站。

苏州东站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桑田科学岛核心区域,总规模为4台9线(通苏嘉甬场2台6线、城际场2台3线),设计时速350公里。车站主体为地上1层、地下3层(局部4层),集高铁站房、商业、办公、居住等功能于一体,预计日发送客流达18万人次。其基坑工程为地下三层(含2、6号线还建)结构,是苏州东站枢纽综合开发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的关键功能。基坑开挖深度为30.9-36.3米。



▲项目竣工效果图


参建施工单位有:上海青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住宅建设机施有限公司、上海胜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完美贴切,微扰动工艺的最佳舞台


项目开挖基坑深度达36米,远超常规基坑深度,这对支护结构的刚度与稳定性要求极高,项目需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控制减少基坑变形;同时,周边临近轨道交通2、6号线及其他建筑物,要求工程采用的施工工艺具有微扰动的特性。

此外,基坑位于粉砂层(强透水层),地下水位高,止水效果和加固措施需要得到良好的质量保证。苏州东站需配合通苏嘉甬高铁2027年底通车计划,基坑土建工期仅为19.5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对工程采用的施工工艺需要有较高的施工工效。




▲设备1号号机作业现场


复杂地层,DMP工法设备交出硬核答卷


该项目基坑所在区域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以粉砂、粉质黏土层为主,复杂的地层造就了以下3处施工难点:

❶软土特性:粉质黏土层承载力低(约100~150kPa)、压缩性高,导致基坑易变形;

❷富水特征:粉砂层为强透水层,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时易出现涌水、流沙等问题;

❸层状构造:土层呈“千层饼”状(粉土与粉砂互层),工程性质不均匀,增加了止水帷幕的设计与施工难度。




▲设备2号号机作业现场


该项目背后意义重大,但是施工难度也超出预期。为确保如期完成施工任务,经过专家多轮论证后,最终制定了严谨周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保障方案。根据以上工程难点,该项目槽壁加固及坑内被动区加固采用DMP工法搅拌桩,桩长30~34m不等,水泥掺量18%。并采用施工效率、成桩质量最有保障的上工机械DMP工法搅拌桩设备进行施工作业。




▲设备3号号机作业现场


在具有敏感的周边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多台套上工机械DMP工法搅拌桩设备以其超高的稳定性和优异的成桩质量,既保进度又守安全,成为“抢工期” 的绝对主力。




▲设备4号号机作业现场


现场施工负责人表示称赞道:“ 设备拥有优秀智能数字化施工技术、可自动化成桩施工,对周边环境扰动小,成桩质量高,完美贴合施工需求,这里要给上工的产品点一个大大的赞。”




▲项目现场


上工机械会同上海渊丰、同济大学联合研发的DMP工法搅拌桩设备采用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并控制搅拌叶片旋转,以及四根钻杆同时喷射浆液、气体实现自动化成桩施工。设备通过地内压力自动控制,以及异形钻杆旋转时外侧形成的排压力通道实现微扰动施工,解决了传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桩身强度不均匀、信息化水平低、施工质量难以管控、置换土体较多、施工扰大、成桩效率低等问题。       

DMP工法搅拌桩设备采用智能的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使得施工过程质量可控,大幅度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采集并显示的内容包括喷浆压力、浆液流量、喷气压力、地内压力、成桩深度、成桩速度、成桩垂直度等参数;可生成包含桩长、施工时间、地内压力、水泥用量、成桩垂直度等参数的施工记录表;同时可将施工参数上传至集控中心,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上工机械DMP工法搅拌桩设备的身影始终与国家重大工程同频共振,以低碳、高效、智能、节能的绿色智能成套化解决方案,为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更以创新实践推动行业向绿色智能转型。